读熊召政《张居正》小记

也是经别人推荐,花了几乎一两个月时间,把熊召政的《张居正》看完了。除去别人推荐的这一原因,让我下决心看这本书还有两个原因,一是看过《明朝那些事儿》,对明朝的大致历史有了一些了解,并且张居正算是明朝的第一首辅,其经历应该也是有值得研究的地方,第二个原因在于,这本书貌似获得了《茅盾文学奖》,虽然大致搜了下,很多人对熊召政这个作家的看法并不是很积极,比如提到买奖的嫌疑什么的,不过茅盾文学奖也算是比较有分量的文学奖奖项了。

接触过的茅盾文学奖一共三部作品,余华的《活着》,高中的时候就曾经翻过,但是由于那个时候可能自身经历不够,然后对刚开头那种絮絮叨叨的写法也没有看进去,就不由而终了,到后来也一直未曾完整阅读。第二部作品就是陈忠实的《白鹿原》,非常喜欢,看的时候畅快淋漓手不释卷,算是第二本让我能有这种废寝忘食感觉的书,第一本是《基督山伯爵》。那这本熊召政的《张居正》就算是我接触到的第三部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了。

说实话,真本书的开头,我并不是很喜欢,因为一开始就提到了隆庆皇帝因为贪念女色以及娈童,甚至迷恋别人给他进贡的波斯美女最终得花柳病的事情,因为我觉得这本书毕竟是一本类似人物传记或者说纪实文学类的作品,能不用野史素材就尽量不要用。另外一点就是很多人物之间的对话,语气太过于现代,有一种穿越的突兀感。基于这两点,内心的突兀感还是不小的,但是禁不起友人的一再推荐以及敦促,我还是耐着性子玩下看了。

继续往下看之后,除去刚开头那种野史调调不大喜欢,倒是越看越舒服,这本书虽然取材不是那么严谨,但是重在刻画人物形象,对高拱,高仪,张居正几个人物性格的刻画还是比较到位的。又再次对明朝的政体结构多了一些了解,同时对官场里的各种勾结倾轧也描绘的比较到位,尤其是对官场之间的那种站队以及门第关系都说的比较详细。对明朝的首辅和言官制度也写的比较详细,跟前朝的宰相制的区别也有说明,对东厂和锦衣卫以及刑部的关系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当然书中的一些地方我依然不是很喜欢,比如有些野史成分,还有一些措辞避讳什么的,比如皇后的那个泥瓦匠出身的老爹,每次提到皇太后或者皇上的时候,都直接用“闺女”“咱外孙”这种词汇,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总感觉怪怪的,这种例子还挺多。

以前看《明朝那些事儿》作者都注明里面的史料都是采用的正史,看的时候也比较放心,不会担心以后吹牛逼的时候贻笑大方。但是看熊召政的《张居正》就很不放心,分不清哪些是正史哪些是野史,比如隆庆皇帝的花柳病和恋童,张居正豢养高拱留下来的小玉娘,以及张居正跟李太后之间的暧昧心思等等…算是多了一些谈资?

越往后看越是感叹,就隆庆驾崩留下来的那个烂摊子,国库都发不出工资,需要用胡椒苏木折俸了,如果当时不是出了一个张居正,扶大厦之将倾,整顿朝纲,充盈国库。后人在谈论明朝的时候,还能否立马想到有个万历就不得而知了…明朝最为人熟知的几位皇帝,无非朱元璋,永乐,万历以及崇祯了吧…而查了下历史,果然,“万历新政”也就是刚好张居正在世当朝的那十来年,张居正一死,就进入了三十年的“万历怠政”,万历三十几年不理朝政,明朝也由此由盛而衰,然后到了崇祯遭灭国,也只是须臾…而张居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死后遭到万历皇帝清算,不仅撤销所有尊号,还抄了张居正的家,几个孙子饿死,几个儿子也是死的死,残的残,一帮门生,好多提携上来的能臣统统罢黜,下葬的时候举国动容,然后周年忌日的时候坟冢却被毁断壁残垣,尽忠一生却如此下场,无尽悲凉。看到这里,真的是类目,感触非常深。

万历之后,明朝盛极而衰,并且万历皇帝的陵墓也是唯一一个被发掘的皇家陵墓吧。里面珍宝无数,可怜一碰见空气,那些皇冠,龙袍不到半个小时就黯然失色,以前也甚为痛惜,而现在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当年万历甚至要想过把张居正开棺鞭尸呢…这位一手帮他中兴整个帝国的老师。

熊召政的《张居正》这本书,虽然里面有一些我所认为的硬伤存在,但是总体来看,对人物形象以及明朝的朝政制度叙述还是比较到位的,值得推荐大家,只是篇幅略长,不是一般的长,还是需要有一些耐心。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Captcha Code

相关文章

开始在上面输入您的搜索词,然后按回车进行搜索。按ESC取消。

返回顶部